日本人的自信
其实中国的抗日电影进入日本市场很早就有了,比如姜文的《鬼子来了》。
(资料图片)
姜文的《鬼子来了》当然和后面的神剧不同,只不过拍得有点另类,但说他是抗日电影应该没有异议。由于我们对历史的解读有自己的标准,这部很优秀的电影在国内居然被禁了五年。幸亏姜文的性子倔坚持不改,这部片子我们看到的时候还是他原来的样子。
在《鬼子来了》这部电影里,鬼子(日本人)是被漫画化了呢?这样的片子在国内禁了很久,但引入日本在日本放映却很受欢迎。
姜文的《鬼子来了》在日本卖出了好票房,居然达1.8亿到2.2人民币。如果我们对照一下重映的《战狼二》在国内的票房,可以说惨不忍睹。
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大多都是这样的,发展越落后的时候自尊性越强,发展越强大的时候,自信心越强。自尊性越强,总担心别人要伤害自己,所以保护的特别紧,甚至到了敏感的程度;自信心越强,对周边的反应接受度就会增加,也显出更多的宽容。
日本现在这代人,对文艺作品中的政治敏感就没有那么强烈,他们更关注的是艺术、是趣味,甚至是好玩。
这就不难理解我们的抗日神剧,不只是那些愤青看得过瘾,不少日本人也看得很开心。
两者的不同是,这边是有着强烈“爱国”情感的,那边是觉得特好玩,有着娱乐的趣味。
自尊过头了,就显出自卑;自信过头了,会显出松懈。不过我们还没有到自信的阶段,现在最重要的是从过分敏感的自卑中走出来。
超越别人,最重要的是越来理解,懂得包容,而不是仇恨,不是你死我活。
历史就在那,怎么总结,怎么对自己有利,不同的理解,会有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