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爱我中华·淮河流域系列寻访昨结束全流域考察
目送着夹江水注入长江,2023爱我中华·淮河流域系列寻访团也从淮河源头来到了淮河的终点,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烈日炙烤着三江营,考察活动的发起人、历史学者潘大明一袭白衣全部湿透,仍然兴奋得像个孩子,招呼大家一起在“淮河入江口”纪念碑前合影,团员们拉着专门制作的寻访团旗帜,带着胜利的笑颜。考察团顾问、安徽省滁州市委办公室原主任江正行虽然年逾古稀,也走完全程,合完影,他开心地“宣布”:从现在起,这面旗帜就是“文物”了。
(资料图)
纪念碑下,有一块石碑,刻着一篇四字句骈文,回顾了淮河的苦难史和治淮史,文中说:“抚今追昔,毋忘历史,百年苦难,记忆犹新,虽经治理,尚未永逸,警示万众,治河道远……”这篇通俗易懂的碑文,也道出了此次考察寻访的宗旨。
2023爱我中华·淮河流域系列寻访旨在通过淮河全流域考察,探究淮河文化的源流,考察淮河治理和沿线城乡建设的成果,考察团由来自上海和安徽的学者、作家、记者、企业家组成,考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淮河源头铜柏山出发,沿江而下,由河南入安徽。第二阶段则以安徽凤阳为出发点,启动仪式在凤阳花园湖进洪闸举行,从安徽的凤阳、明光、天长,再到江苏的淮安、扬州,于昨日结束。此次考察得到了淮河水利委员会和安徽滁州市委宣传部的专业指导和大力支持,不仅考察了沿淮的古今水利设施,还参观了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寻找改革开放的原动力,走访了一些乡镇,体会淮河治理以后沿线百姓生活的翻天䨱地变化,用“蝶变”来形容毫不为过。
考察团还通过现场踏访和当地专家学者座谈的方式,来研讨淮河文化的地域特性和未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可能性。
考察成果将以文章、书籍、摄影展等形式来呈现。(新民晚报记者 李天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