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任城区古槐街道关帝庙社区多举措打造民族团结基层治理新实践-天天微资讯
大众网记者 高靖程 通讯员 邹灵 济宁报道
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关帝庙社区紧紧围绕“五个着力”,共同打造民族团结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
【资料图】
关帝庙社区主题党日活动(资料图)
着力抓组织领导,夯实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关帝庙社区把民族团结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始终记在心、扛在肩、抓在手。关帝庙社区始终把党的民族政策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安排,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党员干部的民族团结意识;注重加大民族团结治理投入,特别注重加大对文化阵地、社区环境、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社会治理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加强民族团结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着力抓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关帝庙社区坚持把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作为民族团结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结合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民俗节日,安排民俗节庆主题宣传,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基层社会治理法律法规,提高社区群众对国家民族政策法规的了解认同程度;坚持强化宣传载体,制定民族政策宣传教育计划,利用居民凉亭、红帆驿站,并将这些地方作为民族团结治理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规、社会治理政策,提高居民对民族团结知识的知晓率。
着力抓创建工作,凝聚民族团结强大合力
关帝庙社区将民族团结进步治理创建工作作为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坚持找准创建契合点,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治理创建工作与党员学习教育相契合、与民族情感相共鸣、与群众利益相结合,促进党的民族治理理论政策转化为内心共鸣,不断铸牢民族团结治理的共同体意识;坚持民风建设,以开展“新时代文明新风”建设、“诚信超市”建设、“三讲三评三诚信”活动引导和鼓励移风易俗,对婚丧陋习、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净化社区社会风气。
着力抓文化建设,凝聚民族团结的内生动力
民族文化是民族团结治理不可缺少的内容,关帝庙社区坚持求同存异融合发展,针对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等差异,把融合差异、培养新风尚作为文化建设工作重点,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坚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活动、文化宣传、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等各个方面;坚持开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活动。
关帝庙社区基层治理(资料图)
着力抓“民情驿站”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
关帝庙社区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和力量,坚持狠抓“民情驿站”阵地建设。社区民情驿站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领导,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社区网格员为直接责任人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今年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7起,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民情驿站通过开展“三讲三评三诚信”活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激发群众参与居务管理的内生动力,形成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正以群众安居乐业、民族团结、产业兴旺、社会治理有序的新面貌稳步推进“十四五”规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