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路上步履不停
一句句真情话语、一次次包容鼓励、一场场深度体验、一点点浸润成长……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精神和思想深深扎根在南京市浦口区,孕育出一批矢志振兴乡村教育的“真心良师”。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杨瑞清等申报的“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项目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资料图)
1981年,杨瑞清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毕业。他以陶行知为人生榜样,怀揣改变乡村教育落后面貌的心愿,坚定“到最艰苦的农村办行知小学”的理想,来到一所偏僻落后的村办小学——江浦县建设乡五里小学。
“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这就是五里小学当年的场景。杨瑞清到校后主动申请带一年级,当班主任,包班教语文、数学学科,兼教音乐、体育等。1981年11月14日,杨瑞清正式开始了行知班的实验探索,这是全国最早开办的行知班。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没有明确的路径可循,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陶行知的话语给杨瑞清指明了方向——把整个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
1985年行知小学成立,1986年开始实行不留级制度,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1995年提出“学会赏识,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彰显爱的教育,致力于营造一个有助于生命成长的教育文化生态。
面对办学条件差、师资流失严重等问题,行知小学于1989年提出“教师成长20字准则”: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精于思考,乐于动笔。指导教师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生命学习。后来又实施“良师成长计划”,鼓励人人做良师,在做良师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职业的幸福。“鼓励教师们一起学习,加快成长,让成长的速度大于流动的速度,乡村学校就能有一支好的队伍。”杨瑞清说。
从开办第一个行知班,发展到如今占地300亩、师生3000名,集1所幼儿园、3所小学、1所初中、1个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集团,这一历程叙述着杨瑞清扎根乡村教育40余年的点滴故事,也见证了他“行知路”上的不懈努力。
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启发下,杨瑞清和同事们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开始创新探索。
杨瑞清认为自然的、农村生活里的东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他回忆:“我们开辟了一个小菜园,自制器材办了小气象站,种了一片小树林,后来有茶园、果园、荷花池等,把全面教育的很多要素都聚焦在这上面,让劳动教育有目标任务,有场景,有工具,还有事件,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
在前期探索基础上,1994年行知基地创立,这是江苏省第一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记者来到行知基地的农田,看到绿油油的红薯秧铺满了田地,远处则是一片长势喜人的玉米。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主任刘明祥介绍,学生们来到这里可以体验各种农业劳动,既可以翻地施肥,也可以采茶摘果,真正感受劳动价值,体验乡村生活。
为了整合更多资源,行知基地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已构筑起以行知基地为大本营,半径2公里的核心资源区、半径5公里的拓展资源区、半径30公里的联络资源区,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完善,行知基地已经开发形成了六大领域24个模块的100多项特色化精品化综合化课程体系,每年服务全市4万名中小学生。”刘明祥说。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彭钢认为,行知教育实验深深扎根在中国乡村的土壤中,横跨40年,以“学陶师陶、实验实践、反思总结、转化成果”循环推进,持续深入,构建了“大情怀育人”体系,建成了一所一流乡村学校。
浦口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吴峰表示:“我们将保持学习的激情与活力,以干事创业的决心,继续聚焦行知教育实验探索,通过设计更多有用的方案,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并将其推广,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经验。”(见习记者 李健 记者 苏雁)
关键词: